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传统文化活力再现 “小朋友们!大家看我脸上痣的图案像什么呀?”火鼎公婆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润珠老师一个问题刚刚抛出,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道:“是蜘蛛!”吴润珠老师赞许地点头告诉孩子们“蜘蛛”象征着知足常乐。 在丰泽区北峰街道群峰社区的“火鼎公婆”非遗体验课上,吴润珠老师和搭档陈建纯老师耐心为孩子们讲解火鼎公婆的历史由来,并演示了火鼎公婆的妆造过程,通过有趣的妆容设计、独特的头饰搭配以及颜色鲜亮的服饰变换,瞬间化身为俏皮活泼的“火鼎公”与“火鼎婆”。诙谐的表演动作逗得孩子们捧腹大笑,近距离的互动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伴随着富有闽南韵味的歌声,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学习起“火鼎公婆”的基本步伐,沉浸式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今年社区‘暑期活动营’共吸引了26名学员参加,除作业辅导等基础课程外,还特别策划推出了一周的非遗特色课程。”群峰社区宣传委员吴萍萍介绍,非遗课程涵盖妆糕人制作、火鼎公婆表演、漆扇工艺以及竹编画等项目,旨在帮助青少年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认同感。 无独有偶,在鲤城区鲤中街道东华社区,泉州珠绣非遗传承人陈克忍老师向“暑期活动营”的孩子们展示珠绣的精美成品,介绍珠绣的针法,指导他们在画布上绣出丰富的图案,在穿针引线中感受非遗文化所传递的艺术精髓和价值。 学生吴烨锋兴奋地说:“珠绣需要耐心细致,不能心急,只有慢慢来才能绣出精致的作品。专心思考我想要绣的图案,然后把每一颗小珠子和小亮片一点点绣上去,每完成一个小细节都会让我有成就感。” “珠绣不仅能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珠绣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衣物缝补工作,由于上手容易,孩子们往往能很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陈克忍老师分享道。 此外,家长们也对这样的非遗课程表示赞赏,他们看到孩子们在“暑期活动营”中能够全神贯注地完成一件件非遗作品,而不是盯着手机屏幕,沉迷于电子产品,感到十分欣慰。 |



- 我来说两句


- 【字号 】
26ced723-83e9-46aa-9f33-327164fab257.jpg)
ad225828-ca44-43e5-b164-ca05e8240780.jpg)
4f694c33-95e8-434b-92fb-891b7ea414ca.jpg)
9fa5ab24-96ad-4bb9-afa1-7baf0d5f4bab.jpg)
144599ac-8b02-47a7-bfba-6e7ebed1b6ac.jpg)
f90847a7-4082-4d82-aaf2-f13a9be8833b.jpg)
a888f4e5-5a21-48cc-a094-5bfaa76d4776.jpg)
ed8755bf-6835-4900-b733-7c13ef6385be.jpg)
7f36ec31-159c-4782-b1a1-8d5d746b58bc.jpg)
44eac843-29de-447d-bd7d-4f82354070db.jpg)
305b2e52-5b48-4d03-bcbb-4fa9375cf7c6.jpg)